金秋十月,丰收时节。龙江大地尽染金黄。一望无际的农田,轰鸣不息的农机,忙忙碌碌的农人,组成一幅壮美的丰收图。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的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的玉米种植基地,大型籽粒收割机正在作业,两米多高的玉米连秆带穗被一起吞进机器肚里,一下子就能变成金灿灿的玉米籽粒,从摘棒到脱粒,一气呵成,粉碎后的秸秆也能直接还田。
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经理王显东:“棒收的时候特别麻烦,没走多远小车就满了,回家还要晾晒、脱粒。现在一次性完成,提高了效率,中间没有任何损耗。”
强大的农机军团,是铧镒合作社的招牌。今年春天,合作社不到40人的团队,只用半个多月就种完了十几万亩玉米。现在,八九台籽粒收割机也能够稳稳“拿捏”秋收。
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副理事长杜伟:“今年收成很不错,最高能达到每亩2500斤,耕、种、防、收四个环节都利用现代大型机械。我们平均四年到五年就会更换一批最先进的农机,省时还省钱。”
玉米收成好,离不开良机,更离不开良法。大垄双行密植能增加苗数、保证通风,水肥一体化滴灌能随时补水补肥,产量自然有保证。在肇东市向阳乡巨成村,全村九千多亩土地也都因此受益。
肇东市向阳乡巨成村农民姚宪波:“丰收了能不高兴嘛!去年一亩地打一千六七百斤粮食,今年寻思能打两千斤就挺好了,结果都能打两千二三百斤,太高兴了!”
改大垄双行需要更换农机,安装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也需要资金,对个人来说成本高不划算。今年,在巨成村党支部的组织下,全村农民将土地入股了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管理。土地连片后,还被纳入到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区。
肇东市向阳乡党委书记李雪婷:“巨成村今年的增产经验主要是以良制带动良法,明年我们准备把巨成村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乡,从五良融合发力,实现更多的吨粮田。明年准备增加更多的机械力量,成立农机合作社,用籽粒收割机来提升收割效率。”
在佳木斯市郊区,大豆、水稻、玉米迎来了丰收季,大型机械在田间穿梭不停,收割、整地、秸秆打包有条不紊推进。通过深翻作业,旋转犁过后,黑土地畅快呼吸,蓄能增效,为明年春耕做足准备。
佳木斯市郊区望江镇副镇长王炳辉:“从收秸秆到利用秸秆都是机械化,以农机大户、种植大户为抓手带动百姓机械化作业。”
为了保证秋收进度和效率,当地比去年提前近一周时间进行秋收,稳步推进确保颗粒归仓。郊区全区粮食作物应收面积130多万亩,截至目前已收获超过8成,按计划在本月25日之前全面完成秋收任务。
佳木斯市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永杰:“重点在‘耕、种、管、收’四个环节开展新技术推广服务。今年我们郊区‘五长’大豆示范田,每公顷产量8526斤,创造了郊区大豆单产新纪录。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单产水平较去年都有提高。”
最新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全省农作物已收获2.06亿亩。其中粮食作物已收获2.01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