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收获在金秋|沃野千里迎丰收

时间:2024-10-08 07:48: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眼下,龙江大地稻谷飘香,玉米金黄,大豆摇铃,到处都是丰收的繁忙景象。

  在佳木斯东风区松江乡新民村,收割机正在进行水稻的收获作业,正在进行收获的300亩水稻就是科研院所新审定的并进行大面积推广的高产早熟品种——龙粳3032。

  水稻产量高,良种是关键。这几天,省农科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的研究员每天扎在田里,测产、观察、记录,随时关注新品种的表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郭俊祥:“它这个秆非常强,低温的分蘖能力非常强,所以这个品种平方米穗数基本在500到550之间,籽粒充实度非常好,特别适合我们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地区种植。”

  王国成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今年他家的300亩水稻全都改种成了这个龙粳系列的新品种。全部算下来,水稻总产量能多打6万斤。

  佳木斯东风区松江乡新民村种植户王国成:“表现正经不错,成熟期早,籽粒上来了,没有瘪粒,产量每公顷也能达到10吨以上。选对了品种产量就提升了,我们农民也都有钱赚了。”

  在北大荒集团查哈阳农场的高产创建示范地块,大豆开始收获了。这个地块应用的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大豆长势非常好。

  北大荒集团查哈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农场在水系较为贫乏的地区开展大垄密植结合水肥一体化增产集成技术应用,按需按量给水给肥。

  北大荒集团查哈阳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扬子:“大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是3万亩,单产创了历史新高,每亩地达到300公斤以上。”

  秋染田园,玉米金黄。在逊克县奇克镇丰盈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摘棒、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今年,由于采用了抛撒有机肥改良土壤,一喷多促的技术手段,玉米每亩产量最高达到1700多斤。抓紧玉米收割的同时,合作社还忙着加快机械化整地进度。

  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6日,全省农作物已收获6700多万亩,占应收获的近三成,其中粮食作物已收获6300多万亩。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