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为了共和国的荣耀》,来看黑龙江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和高科技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龙江贡献。
在哈尔滨,有这样一处场所,不是景点,却成了游客打卡热门地,它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凝缩了百年哈工大的精神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才紧缺。哈尔滨工业大学,临危受命,承担起了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
他们组建了一支80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创办了24个新专业,建成了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专业教学体系,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他们被誉为哈工大“八百壮士”。
马祖光院士是我国光学界著名专家,也是哈工大“八百壮士”杰出的代表之一。这陈旧斑驳的老式座椅,伴随了他伏案科研的大半生时光;这张特殊的展签,记录着他逝世前几个月,繁忙的工作日程。他说,“我们越是困难,越是要使出最大的力量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正是发自心底对祖国最朴素的爱,激励着哈工大“八百壮士”不断科研攻关。在这里,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等。
同样是哈工大“八百壮士”杰出代表的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在荒芜的海滩展开实验,研制的新体制雷达横空出世,筑牢了祖国“海防长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你乞求也乞求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力更生。理想跟情怀是最主要的,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对国家有意义,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报酬。”
这是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秦裕琨院士,带领课题组制造出我国首台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沈世钊院士团队,支持中国“天眼”成功“开眼”,让浩瀚的太空中,永远闪耀着一颗哈工大星。雷廷权院士,在国内率先开创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俞大光、周长源等一代代哈工大人,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如璀璨天河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恒久夺目。
在哈尔滨,还有这样一所高校,它的下课铃,是嘹亮的军号声。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我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都从这里诞生。
这是当年已经88岁的杨士莪,最后一次坚持出海试验的珍贵画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更好地抓紧这个时代,为了更好地满足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不断地努力。”
2012年6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入水的现场,它创造了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时隔九年,哈工程团队自主研制的“悟空号”,再次挑战马里亚纳海沟深渊,成功下潜到海底10896米,创造了无人深潜的世界纪录。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巍巍学府,苒苒风华。新一代哈工大“八百壮士”不断破茧而出,哈军工精神一代代薪火相传。
无数龙江科研工作者用一项项硬核技术支撑九天揽月、助力五洋捉鳖,不断展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龙江担当,牢牢托举科技强国梦,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