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本网原创

75年的黑土印迹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加快由“中国绿色米都”向“中国现代农业之都”蝶变跃升

时间:2024-10-05 10:59:4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黑龙江考察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指引方向。东北网策划系列采访《75年的黑土印迹》,走地市、访工厂、进高校,通过融媒报道,深入采访各行业75年来不断攻克技术壁垒,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展现黑龙江人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科研成果,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东北网10月5日讯 (记者 霍枭涵) 金秋时节,走进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水稻田,稻浪翻滚,满目金黄,随着大型收割机在田间驶过,一穗穗水稻转眼间就被收割脱粒,“丰”光无限,一派繁忙景象。

  从一片荆莽丛生的亘古荒原,到如今的中国绿色米都,从荒芜土地上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农场的机械轰鸣。建三江见证了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从无到有的巨大改变,见证了中国农业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在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建三江金色稻田。

  因国家战略而生因历史使命立身

  1947年至1949年间,东北地区创建我国第一批公有制机械化农场,同时也拉开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195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复员军人、随行家属、非军籍职员以及自愿参加的大批支边青年、大学生和革命干部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省进发,投入到了这场开荒大生产运动中。他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在这片未被开垦的土地上披荆斩棘、化荒为壤,其中,当年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成为了如今的建三江分公司。

  因国家战略而生,因历史使命立身。67年沧海桑田,栉风沐雨,建三江始终与垦区同向、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行。一代代建三江垦荒者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坚持以稻治涝、旱路不通走水路,以“踏遍三江风雪路,世间何事不能为”的英勇气概,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恢宏诗篇,成为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信得过、用得上的重要战略力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建三江分公司下辖15个大中型国有农场,耕地面积1209万亩,粮食综合产能稳定在140亿斤,年均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11,全国的1/100,粳稻年产量占全省的1/5,全国的1/20,糯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6。湿地与千万亩农田交错分布,成为了富养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天然摇篮。

  扛稳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大荒、视察建三江期间,作出了“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绿色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三个衷心希望”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建三江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建三江紧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建三江的政治使命和任务,坚持以总书记视察黑龙江、视察垦区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聚焦建设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在大力发展“四个农业”、率先实现“五化”发展目标上彰显建三江的担当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高质量发展,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

  近年来,建三江抢抓机遇,牢牢把握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培育壮大科研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促进现代化大农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推广基质土改良、温汤浸种、叠盘暗室育秧等22项农业创新技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7.07%,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8%以上,居全国第一;深耕“数字农田”,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建三江数字农业管理云平台1处,率先在全国打造8个智慧农场群。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盛赞建三江智慧农场建设“规模最大、设备最多、作业环节最全、技术最先进、智慧化程度最高”。

  米都“稻”路,大国“粮”心。按照“六个龙江”和“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部署,建三江分公司党委实施了“一目标、两平台、八区、九大工程”发展举措,以争当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贡献三江力量这一目标,抢抓战略机遇,发挥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两平台”作用,高标准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数字农业样板区、国产高端农机装备应用引领区、黑土耕地保护先导区、现代水利先行区、中国现代农业旅游展示区、稻米全产业链聚集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试验区,助力全省现代农业振兴计划,推动“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行稳致远。

建三江金色稻田。

  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打造金字招牌

  山之幽,水之碧,天之澈,土之沃,是建三江生态农业最美的底色。立足绿色有机、天然富硒、生态优良的环境优势,建三江分公司建设了高端米、粳糯稻和优质米3个专属基地,“建三江”品牌和“建三江大米”地理标志成为金字招牌。以“绿色智慧厨房”为牵引,在“建三江”区域主品牌下,打造长乐食品、糯小侠、锦绣三江、乌苏里江等母子品牌矩阵,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推出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榜单产品7个,“建三江”联牌产品37个,第二十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建三江”品牌位列第412名,品牌价值达152.69亿元。

  以米为媒,宴天下客。建三江分公司以创业农场有限公司为核心,辐射周边农场打造全国最大的粳糯稻产业基地;成立全国农业企业发展联盟糯稻产业分联盟,着力掌控本地区糯稻价格话语权;在与五芳斋合作基础上,与思念、古越龙山等企业开展专品种种植的订单农业;积极开展糯米食品研发,与东柳醪糟、米婆婆等糯稻企业合作开发汤圆、糯米粉、米酒、黏豆包等糯米深加工产品;与古越龙山合作研发“锦秀三江”中高端黄酒产品,集中打造“建三江糯米”“糯小侠”产品品牌;努力将三江糯米打造成中国糯米第一品牌。

  近年来,建三江分公司创新打造了“我在三江有亩田”活动,为客户提供稻田定制种植服务,全程智慧化管理、托管式服务、可视化生产,将订单种植、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优质农产品消费等内容相互融合,打造“认养+合作+金融”休闲农业新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我在三江有亩田”1.7万亩,亩均销售价格3650元,总销售额达6205万元。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建三江分公司将胸怀“国之大者”,继承弘扬北大荒精神,以“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瞄准第一、持续领先”作为企业愿景,赓续传承军垦文化、知青文化、传统文化,永葆一颗赤诚“粮”心,加快由“中国绿色米都”向“中国现代农业之都”蝶变跃升。

责任编辑: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