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黑龙江考察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指引方向。东北网策划系列采访《75年的黑土印迹》,走地市、访工厂、进高校,通过融媒报道,深入采访各行业75年来不断攻克技术壁垒,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展现黑龙江人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科研成果,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东北网10月1日讯(记者 霍枭涵 杨帆)金秋时节,龙江大地这张调色盘色彩逐渐丰富,绿水汤汤、青山杳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黑龙江成了总书记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地。
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2023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大兴安岭考察时指出,“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黑龙江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厚植龙江绿色底蕴,筑牢生态根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黑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重要指示,加快建设绿色龙江,全力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2024年4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绿色龙江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5.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0%。要求巩固生态屏障绿色发展基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修复,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三北防护林六期、东北森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全面保护修复天然林,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湿地生态质量。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力推进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
今年春季,黑龙江省“三北”工程攻坚战和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在大庆启动,3000余人参与植树,共栽种云杉、樟子松等苗木2万余株。累计完成“三北”“双重”等重点生态工程营造林104.22万亩。围绕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核心攻坚区,黑龙江省还加强嫩江中游退化草原湿地综合治理项目和黑龙江西部生态综合治理项目2个重点项目建设,以营造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为重点,完成营造林面积2.6万亩。
近年来,全省林草行业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整合优化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省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东北虎、丹顶鹤、东北红豆杉等珍贵、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以保护黑土地和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黑龙江省持续推进农田防护林更新修复,全省完成老化退化农田防护林更新修复面积6.02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范围内实施面积2451亩。同时,一年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龙江森工集团、伊春森工集团林业局公司以及省地方林业国有林场等37个试点单位,累计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70.74万亩。
多年来,黑龙江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积极打造林长制北方样板,全省已有2.28万名各级林长、4.6万余名生态护林员。依托数字林草平台,科技赋能,构建起立体的森林综合防护体系,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创新驱动引领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
黑龙江创办“九珍十八品”品牌,承载着黑龙江森林资源的精华,聚焦“高寒植物,高倍营养”的产品定位,为消费者提供源自龙江森林的健康食品。龙江森工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实施“一场一品”“一局一业”战略,深挖森林农业、森林食品、森林果蔬、中药材等资源禀赋,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开发“森”标高端品牌12大类、160多种森林食品。
黑龙江省素有“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之称,森林面积2012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8.7%,居全国第3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为57亿吨,丰富的森林碳汇资源,是建设森林“四库”的底气。
今年,黑龙江省建立省级林业碳汇交易体系以及“龙江绿碳”品牌,首创全省林业碳汇一张图,建成林业碳汇项目管理平台;自主研发黑龙江省林业碳汇评估方法学,推动项目开发,加强跨省合作,促成“龙江绿碳”首批交易……
龙江森工启动全国首笔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审定核查双挂钩贷款,兴业银行授信龙江森工集团碳资产公司1000万元;深入推进林口局公司国家森林碳汇试点和大海林、兴隆两个省级森林碳汇试点工作,建立集团林业碳汇数据库……加快把森林“碳库”变为“钱库”。
“良好生态环境是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黑龙江振兴发展的优势所在”,黑龙江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绿色龙江,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黑龙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