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黑龙江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配套推广高端农机装备。近日,两地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在田间管理关键期,绥棱县民族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的社员们及时启动无人机开展喷施作业,促进水稻灌浆成熟、提高产量。
绥棱县民族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朴小勇:“这是秋收前最后一次飞防作业,抓好这次机遇,确保粮食稳定增收,预计每垧地可增收百元以上。”
无人机还是查看农作物长势的“眼睛”。在绥棱县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工作人员在电脑上一键启动后,地头的无人机就自动升空,替代人工巡田。
绥棱县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工作人员王德宝:“能及时发现某些地块是否有低洼或者长势不好的情况,对追肥、防虫、防病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数据支持。”
金秋十月,大豆即将收获。眼下,绥棱县幸福现代农机合作社正抓紧检修联合收割机。今年,合作社种了一万多亩大豆,四台收割机三四天就能颗粒归仓。
绥棱县幸福现代农机合作社车队长王生:“质量是相当好,它收大豆工作效率也是高,一收就是13根垄,工作一天是1200多亩地。”
在同样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大庆市大同区,当地聚焦深松整地、免耕播种、绿色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利用等环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智慧高效农业装备与设施。现有大马力拖拉机、大型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农业机械2万多台。为了让玉米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大同区金丰公社也在抢抓时机,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等作业。
大庆市大同区远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常荣贵:“太省劲了,现在杀虫、杀菌再也不用地头地尾来回跑了。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前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还能用飞机种地。”
以智能农机应用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农机作业数智转型,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07%,稳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