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3日讯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热闹非凡。中华巴洛克式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近日,记者来到街区看到,人们在街区悠闲漫步,不时驻足欣赏那些被岁月雕琢的门楣、窗框,以及那些隐藏在街角巷尾的巴洛克风格装饰。有的拿着手机,捕捉这份独特的美;有的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让心灵在这份历史的沉淀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与释放。
“置身街区,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独特风情的世界。这里的建筑风格与众不同,它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魅力。”江西游客沈先生不禁惊叹。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哈市的重要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风格闻名遐迩。街区地处松花江畔,历史可追溯到百年前,曾是一个渔民聚居的小渔村。1890年,山东省德平县人傅宝善、傅宝山兄弟来到这里开设了大车店和小药铺,由此,这里被称为傅家店,后改为傅家甸。
19世纪末,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并将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工程局驻地。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使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并于1898年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当时,傅家甸(现道外区)处于中东铁路附属地以外,是中国居民的集居地。随着大量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百姓“闯关东”来到傅家甸投亲靠友,许多富商也纷纷来此投资、开办店铺。20世纪初,傅家甸已显现出商业中心迹象。
“老道外”的民族工商业者吃苦耐劳,思想也比较开放。他们发达后,便在“老道外”腹地置地盖房,效仿道里、南岗的外国人,建设“小洋楼”,选择富于装饰的巴洛克风格来表达欢乐的氛围及炫耀财富的愿望。他们同时坚守民族传统和民族自尊,在其中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思与手法,创造出富有鲜明特点、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由此,“老道外”街区逐渐形成了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
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主要特点是,建筑的临街立面造型精美,装饰华丽,运用巴洛克装饰手法,但局部装饰的葡萄、石榴、牡丹等图案则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临街立面背后的空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这种建筑中西合璧,气派、简洁而典雅,散发出浓浓的历史气息,显示出神奇的风采。
在街区保护开发中,道外区始终坚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以“世界共识、国内标杆、中华特色、城市名片”为目标,以“城市为底、街巷为纲、院落为体、文化为魂”为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街区开发建设,构建了古玩、中医、餐饮、文创等业态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成为旅游经济火爆“出圈”的参与者和见证者。2023年,街区游客数量达千万人次,同比增长160%。
目前,中华巴洛克三期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预计2025年年底前完成。“现已基本完成25栋历史文化建筑修缮,另有28栋建筑正在施工。靖宇街(景阳街—四道街)、头道街(南头道街向南延伸90米处—同发胡同)面包石及同发胡同—升平街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也在同步进行中。”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阚凯说,街区建筑修缮按照“应保尽保,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通过原工艺、原工法,还原建筑原始风貌;按照“一栋一策,一楼一档”的原则,采用VR、三维扫描等技术手段,记录建筑原始数据。针对历史文化建筑不同的损坏情况,制定相应的修缮策略,在修缮设计中同步考虑业态规划,在修缮和装修过程中坚持“最小干预”和“可逆性”原则。
道外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晗龙告诉记者,该区将按照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聚焦中华巴洛克艺术殿堂核心定位,打造与中央大街相得益彰的城市新名片”部署,坚持“宜居则居、宜商则商、宜业则业、宜游则游、宜学则学”,不断优化中华巴洛克三期规划设计和推进机制,全力抓好街区保护利用。